孔雀的生物学特征

孔雀的生物学特征
    孔雀栖居于海拔2000米高度以下开阔稀树草原,或生长在灌木丛、针叶、阔叶等树木开阔的高原地带,尤其喜欢在靠近溪间沿岸和树林空旷的地方活动。我国云南南部以及孟加拉、缅甸和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等分布的主要是绿孔雀,印度、斯里兰卡等地分布的主要是蓝孔雀。
    孔雀脚强健,善奔走而不善飞行,爪钝,善挖土,嘴坚硬。上喙呈弓形,翅膀短圆,喜结群活动。遇敌也可作短暂飞行。常见1雄伴3-5只雌鸟,同雏鸟一起活动,雄鸟在前,雏鸟居中,雌乌在后,走路时时上下点头,并不断伸长脖子东张西望。野生孔雀有固定的觅食时间,清晨趁云雾尚未弥散,则静悄悄的来到河边饮水,梳理羽毛,然后觅食,中午则隐藏于阴凉处休息,日落前再觅食一次,晚上栖居于固定的树枝中。孔雀食性杂,吃植物的种子、稻谷、芽苗、草籽等,也吃一些浆果和蟋蟀、蚱蜢、小蛾等。孔雀的寿命为20-28年,22月龄的孔雀开始交配产卵。
    人工饲养孔雀,应根据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创造一些必要的环境条件。孔雀可成对或一雄配二三雌同笼饲养,也可以大范围内饲养。要求定点喂食。房舍一般3×2×3米,运动场宜大,用铁丝网围栏。运动场宜用土地,并需要树林遮荫,舍内应以硬底垫沙较好,1-1.5米左右处设置栖架。房舍要求座北朝南,地势稍高,光线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