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手撕面3年挣35万

   不用擀,不用抻,撕!撕!撕!就行了!

  张志权扔掉铁饭碗的缘由很简单,工厂效益不好,没钱花。张志权发家的经历也很简单,钻劲儿让他掌握了一手“绝活”。 

  1998年末,他开起了小吃部,收入当然比上班强。河南的表舅来东北,闲聊间提起舅妈做的手撕面。表舅只是随便说说,张志权却上了心。刨根问底地问个没完,表舅又说不清楚,只好说,将来问你舅妈吧!将来?哪成!第二天,他便关了小店,和妻子一道去河南把舅妈接来东北。当时,只是一时冲动,没想到今天就是靠“吃”这碗“面”发了家。 

  回来后的近一个月时间,张志权的小吃店一直未营业。他开始根据舅妈提供的做法研究手撕面的整个制作过程。和面、醒面、撕面及各种汤料配制,他反复试验了上万次,一个月竟用掉了7袋面粉。做好后,亲友一致反映面好吃,筋道、口感好。此时一套各项指标精确到两、钱,分、秒的手撕面制作方法已经形成了。他摘掉了小吃部的牌子,大大方方做了个灯箱,“绿色手撕面”亮亮堂堂地打了出来。

 

  与此同时,一张漂亮的“菜谱”也隆重推出在门口(立式灯箱):绿色手撕牛肉面、绿色手撕猪肉面、绿色手撕鸡汤面、绿色手撕鸡蛋面、绿色手撕肉酱面、绿色手撕菜汁面、绿色手撕薄荷面、绿色手撕素炒面、绿色手撕蕃茄面……起初,人们都尝尝新鲜,可这一尝不要紧,头回客,都变成了回头客。这条小吃街上,兰州抻面、手擀面、蒸饺等面食部显得冷清起来。 

  他家可火了!有时候,屋里的座位满了,客人就在外面等,有着急的主儿,干脆端着到外面吃。两个出差的黑龙江人,就吃好了手撕面,每天必到。他们说,每碗3-4元实惠,味又好,还有老板送的清汤喝,每天换一种面,吃够5个轮回再回家!张志权说,虽然是句玩笑话,但他们能天天来,就说明我这面还“够味儿”!为啥叫个绿色手撕面?现在人们喜欢吃绿色食品因为它无污染、纯天然。我家的面没有任何添加剂,完全用手撕成条,就像人家吃凉拌西红柿用手掰,而不用刀切一样,不会带有任何杂味,再加以各色配料佐汤,又好吃,又时尚。

 

  一位常客说:“我在家里也试着像您那样撕,可怎么也撕不成条,竟是一些面片面疙瘩呀!”张志权笑而不正面回答:“因为我的手没长在你的手上呀!”生意火爆不止。夫妻俩忙不过来了,请了两名小工,有了人手,他们又增加一些简单的小炒、凉拌菜,效益自然又增长了一截。王金刚是小工中的一个,后来成了另一家“绿色手撕面”的老板,生意也一样红火。 

  说起王金刚开店,夫妻俩还闹了很长时间捌扭。妻子坚决不同意他把和面技巧教给王金刚,可张志权认为他家里又困难,几百元的收入根本不够供两个弟弟上大学。张志权费了好大劲说服妻子,王金刚的店才开起来了。2001年10月,小区规划,楼区附近的出租屋一律拆除。当然,他们的“手撕面”馆也未能幸免。 

  没事做了,张志权静下心来,算了一笔细账,他自己都有点不信,仅有两万人口的小镇,三年下来,去除生活费用、税务等各项支出,竟存下了35万!张志权人闲着,脑子可没闲,如今,他又有了新的“升级”冲动:一边找店址,一边忙着打探有关产品注册事宜。妻子嘲笑他异想天开,想做中国的麦当劳,他却认真地说:咋的!明天的事,你能说准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