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使中国成为港机最大出口国

自主创新使中国成为港机最大出口国
全国科技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上海振华港机“新一代港口集装箱起重机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胡锦涛总书记为振华港机获奖代表田洪副总裁颁奖,他握着田洪的手亲切地说:“我知道,你们干得不错!”

  采访田洪很难,因为他有着科技专家的“通病”,不愿谈自己:“我是
一个很平凡的研发人员,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份内事。”他说此生最大的幸运是遇到了给他人生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振华港机创始人、总裁管彤贤。说到刚获得的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项目时,田洪说,项目第一完成人理应是管总,他是位专家型的领导者,在这个攻克了20多项世界领先关键技术的集成项目中,他亲自挂帅,许多点子和思路让我们这些搞研发的技术人员豁然开朗。

  田洪大学毕业后从事设计工作,他很清楚中国重型机械制造业与世界的差距,但他更相信管总的话,我们一定能够赶上来,超过去。

  起步阶段的振华港机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才短缺,国际港机市场根本不相信“中国制造”。然而短短几年,振华港机实现了从引进技术到消化吸收,再到二次开发,进而通过技术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跨越。如今,在全球所有重要港口,振华的标志ZPMC随处可见。因为振华港机,我国已从大型集装箱起重机进口国变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

  1993年,振华港机成立的第二年,田洪被公司派去美国主持世界首创的刚性连杆的大梁折臂式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开发。这是振华港机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的第一个需要全部由公司自行创新设计的新产品。喜欢挑战的田洪很有信心地领命而去,没想到美国人根本就不信任中国的年轻人。用户请来的美国咨询审查公司由世界知名资深工程师团队组成,2个月的设计审查期间,一直在和田洪他们“较量”。设计的难点首先在于一切必须按美国的工业规范来。其次在于振华的设计立足推进国内配套件的应用。田洪他们在港口附近租了一幢华人别墅


,吃住工作都在里面,最紧张时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田洪更是连续几个通宵地干。

  在双方持续不断的争论中,大家都拿出了最关键的大梁折臂技术方案,田洪的方案大胆否定了美国工程师的意见,他首创的刚性连杆的大梁折臂方案更可靠更经济更合理,终于赢得港口和咨询公司一致好评,成为此后振华港机产品大举进入美国市场的通行证。

  2000年,德国汉堡港向世界招标全自动化双小车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开发。德国是世界起重机设计和制造的故乡,汉堡港的这个码头是当今世界集装箱码头技术含量最高的全自动化码头,对起重机技术要求的苛刻可想而知。全自动化码头,起重机也需要实现全自动化无人操作,这样一个全新的高科技产品技术开发和设计难度非常大。这时的田洪已是公司主管开发的副总工程师,他担任项目总设计师和技术负责人,带着十多个工程师奔赴德国。按常规应该是项目设计好,图纸由德国国家技术监督局工程师审查后盖章,再在中国投产,建成后整机运到汉堡安装调试。德国人也知道项目时间很紧,所以格外“通融”,不需要其认可就可以在中国按图纸开工,但若在随后的图纸审查中发现问题将责任自负。他们将一把无形的利剑悬在了田洪和他的伙伴们头上。没有类似设计资料可以参考,只有捧着现场考察时拍到的设计有欠缺需要改进的起重机的照片反复揣摩,还得小心避开德国人的专利保护,每天他们除了和管总探讨,自己常常争论到深夜。这样没日没夜地苦干了一个半月,他们完成了产品的设计工作和关键部件的创新工作。设计投产后,德国派出一个最苛刻的工程师,来到振华研制生产基地挑毛病,他和田洪经常争论,后来开始信任振华港机了,最后他说,只要田洪说行,他就同意放行。现在,这种新型双小车起重机已为汉堡港供货16台,登陆法国诺曼底港5台,创汇达1.4亿美元。项目被评为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重点新产品、2003年国家重点新产品和2004年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