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迈向世界级企业的通天塔

财务管理:迈向世界级企业的通天塔
  4月14日,河北邯郸农行金库发生特大盗窃案,被盗现金近5100万元。此案轰动全国,银行财务管理问题也成了业界关注的焦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CPA研究中心吴建友博士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说,这就是财务管理出现巨大漏洞导致的,如果不是有关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

  贪大导致财务风险

  不久前召开的2007国际品牌高峰论坛上,上海交通大学品牌研究中心主任余明阳教授表达了他的观点,中国企业必须先做长,再做强,然后做大。但很多企业往往一开始就贪大,这种思路指导下的财务管理,必然带来巨大的风险,最后走向毁灭。

  吴建友博士认为,企业做大关键是业务先做好,四川托普、德隆集团都是多元化的典型,它们提供了前车之鉴,只考虑做大,不考虑风险,财务风险控制薄弱。企业业务基础打扎实,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否则只是吹起来的肥皂泡,光鲜一刻,很快破灭。德隆迅速扩张,唐氏兄弟虚荣心膨胀的同时,德隆大厦已摇摇欲坠。企业要建成万丈高楼,业务基石首先必须稳固。

  吴建友打了个比方,业务是基础框架,财务管理是装修,装修再豪华漂亮,框架不结实,大厦必然有一天轰然倒塌。这方面500强公司做得好,他们风险控制力度大,财务管理扎实。而中国企业理念上确实有差距,证券市场火爆,就将资金大量投进股市,忽略了主业,这是不对的。

  深圳万德莱也是没做强先做大的典型案例,这家企业曾经是成长企业中的佼佼者,为了登上创业板,在短短两三年时间,进行了超常的快速扩张,通过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扩大业务规模,收购其他产品和公司,企图创造一个实力与速度都更诱人的王国。然而,由于管理能力跟不上发展速度,其投资的项目多数失败了,还没来得及上市,就由于大面积亏损,资不抵债,快速地走向破产。

  利润与风险的完美平衡

  很多较大型的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种种原因走向衰败


甚至破产消灭,这些企业有的是在财务发展战略上出了问题,有的则是在具体的战术执行层面上制度不健全或操作不当造成的。

  吴先生是浙江某上市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主管财务。他认为,中国70%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观念落后,采取落后的管理方式,这方面跨国公司要先进得多。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要分开看,前者是一般财务人员做的事情,后者是企业高层考虑的问题,前者的活动为后者决策提供基础数据。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将精力集中在成本控制和筹资上,根本谈不上真正的战略层面的财务管理,即企业价值最大化。

  在吴先生看来,企业财务管理很重要的一点是掌握盈亏平衡点,然后据此确定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他表示,企业财务管理实质是在企业利润和风险间寻求完美平衡,让企业经营效率最高,不浪费一分钱,如果一个项目亏损,还不如停掉。企业发展阶段不同,财务管理战略也会不一样,发展阶段肯定会有一个扩张性的时期,但必须以保障安全为前提,盲目做大必然带来无效扩张。比方说,销售量如果50%甚至100%地增长,但利润却没有增加,原地踏步,人力和资产的投入必然在增长,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增长其实是负的。

  战略上,如果一个企业的财务战略规划不当,势必会造成财务风险或者财务周转上的困难,财务风险过高或者周转困难最终都可以置企业于困境或停止经营。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很难将企业起死回生,财务管理也势必行走在企业破产的边缘,德隆集团就是如此。如何能在发展的过程中消灭不可持续因素,或者将这些因素消灭在萌芽的状态,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财务管理畅通持续,也是财务管理的最大挑战之一。但在目前多数的中国企业里,财务管理往往不能被提到战略的高度上来。

  在战术层面上,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程序或者其他环节出了问题,日积月累,由少至多,一旦爆发危机,财务管理的巨大漏洞也会让一个企业遭受巨大创伤而轰然倒塌,像著名的中航油事件,就是战术


执行层面出问题的典型代表。中航油的业务程序和控制程序所存在的巨大问题和漏洞,是造成中航油巨亏的最直接的原因。

  一个企业执行层面上的疏忽或者遗漏,在一定的内外条件下,会给企业造成巨大伤害乃至毁灭这个企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持续下去,才会有财务管理来不断推动企业往前发展,最终做大做强。同时,在执行层面上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防微杜渐,为企业保驾护航,让企业永远可持续发展,是财务管理最大的挑战之一。

  税务利刃

  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税务管理不当,对企业可能带来的伤害是摧毁性的”,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严锡忠律师告诉本报记者。

  严律师举例说明这种伤害,远的如成都恩威集团,因为一个税案损失1亿多元,多年才缓过劲;近的如古井贡酒和创维,分别涉及5亿和6.8亿的税案,可以想见,这些钱如果上缴,企业必然大伤元气。

  严律师分析说,税收对企业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税务案件一旦发生,往往上溯到企业开业之初,它是一种系统性风险,潜藏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如果不加注意,风险会越积越大。

  他同时也指出了企业税务管理的难度。一般财务人员很难防范税务风险,宏观上因为税制复杂,微观上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存在问题,缺乏法律知识。因税法技术性很强,即使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税务管理也是一大难题。中国企业常常是这种状况,税务管理归口财务部门,财务人员没能力管,法务人员不管,成了一个真空地带。很多跨国公司配有专职税务经理,国内一些企业也设税务岗,但总体来说,重视不够。

  “目前的税收管理是比较粗放的模式,重在与税务部门理顺关系上,实际上存在极大隐患,比如和这一任税务主管关系好,如果调走,下一任较真,吞食苦果的必然是企业。”严律师认为,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则,注重税务管理。

  人才短缺困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理财学教授汪平博士后认为,中


国企业在世界上竞争,最终的障碍必将是理财方面的无能和失误,而非营销问题或是技术问题。企业的财务管理,最终需要有人去执行,去推动,一个出色的财务管理者不单单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而且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通晓国际经济法和国际金融理论,熟悉国际资本货币市场,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经济金融化意味着企业经营活动的机遇与风险均大大地超过以往。“澳大利亚蝴蝶呼扇一下翅膀,美国得州就会起一场飓风。”因而,企业管理必须关注对风险的度量与规避。

  但通晓国际经济法、国际金融、国际资本市场的财务管理人员几乎寥若星辰,像四川长虹40多亿的巨额应收账款现在仍然在美国大地上不能收回,也反映出财务管理人才短缺的困境。吴先生就坦言,他们公司重金聘用的财务总监实际上不甚理想。

  吴建友博士认为,人才短缺其实是相对的,现在的问题关键是能干的人到不了合适的岗位,在岗的能力又不行,在给企业做财务咨询时碰到很多这样的例子。

  “企业做大了,经营体系中的漏洞必然增多,财务管理做得好,实际上也是对人们错误行为的一种制约。多元化经营大公司往往采取事业部制,集团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但各大事业部是单独的利润中心,所以在总框架下又有一套各具特色的管理方法。大公司财务管理就是要保证分权体制下的灵活性,就是说企业像大象那样,同时也要有小企业的灵活性,大象也要能跳舞。”吴建友说。
(第一财经日报 任绍敏 20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