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应对危机的惟一出路,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不断开拓企业管理的新领域、新境界是企业管理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要求。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推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应对危机的惟一出路,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不断开拓企业管理的新领域、新境界是企业管理的本质特征和现实要求。在本次金融危机的推动下,企业开启了新一轮的管理创新。
    成本管理中的开源节流
    在经济不景气之际,企业的第一反应就是削减成本。受全球经济衰退、消费大幅下降影响,大多企业都采取了裁员降薪的方式来降低运营成本。房地产大鳄万科地产、中原地产降薪裁员;天之骄子东航、南航降薪裁员;民企明星波导、夏新降薪裁员……降薪裁员已波及房地产、航空、石化、电力、IT、证券、金融、印刷等一系列行业。
    但是,传统的减薪和裁员规避风险的方式也受到了来自社会舆论方面的压力,而在降低成本方面一些企业推行的开源节流的方式似乎更得人心。
    据记者了解,目前,宝钢公司总部各职能部门就在重点完善管控模式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他们优化工作职能和业务流程、降低管理费用;营销、生产制造、研发等生产单元重点提高产品档次、拓展市场、降低成本……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
    在日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全球最大的企业旅行服务公司豪格·罗宾逊(HRG)首席执行官戴维对记者表示,降低成本可以从开源节流方面入手“在经济危机中,我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给企业缩减开支,帮助企业省钱。”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采取了包括评估和调整差遣等级、出行将商务舱改成经济舱、用视频会议和电话会议代替出差等一系列新措施。
    不过他也同时说:“减薪不是有效的方法。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技术,我的管理理念就是关注个人感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把所有的优势集中起来。”
    关键时期的品牌应对
    同样在会上,宝洁副董事长葛斯勒表示:在品牌认知方面多做投资,从而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让消费者对企业产生信任,而这种信任能带来他们对某一品牌的忠诚度,这往往是大品牌企业渡过难关的重要方面。
    葛斯勒说:“我们宝洁一共有23个品牌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20个品牌销售额在五亿到10亿美元之间。这些品牌给我们公司销售所带来的贡献,达到和超过85%,而且贡献的利润在90%以上。我们的责任就是始终保持这些品牌的健康成长,以确保我们在竞争当中处于不败之地。”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主任苏芳雯谈到企业应该以品牌应对金融危机时称:“海尔讲诚信不吃亏”。她认为:“在今天,谈诚信特别好,比前几年还好,前几年没有金融危机,什么样的产品都能卖出去,现在有了金融危机了,不是消费者不消费了,而是更有选择了,选择品牌。”
    实施有效的人才战略
    金融危机发生后,企业都在探索应对危机之路,青岛啤酒选择强化培训、提高员工技能,进而促进内部创新形成企业竞争力的道路。青岛啤酒副总裁姜宏表示“通过培训,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强了,可以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过程成本,全力以赴应对经济危机。同时,在标准化的培训下,使我们的原料、工艺流程,包括我们的工作行为、文化氛围等等,能够做到一致性,推进‘一家啤酒厂'目标的实现。”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咨询事业部叶曙光主张,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企业应该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为企业搭建具有前瞻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并为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管理积累和人才储备。他表示:“经济危机只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邂逅的一场暴雨。它督促着我们建立起完善的企业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管理平台,在经济低迷期夯实企业管理基础,那么,当风雨过后,一定能比别人更早迎来绚丽的彩虹。”
    并购重组形成新的竞争力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在会上指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在带来严重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调整机遇,企业要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加快结构调整,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有效克服危机冲击,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在金融危机推动下,宝马和奔驰联姻、丰田兼并通用、长安入主福特、上汽收购现代、塔塔重组PSA……汽车业兼并风潮加剧,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全球汽车版图。在危机的干扰下,半导体行业开始扎堆重组谋自救,而钢铁业中的一些企业也在钢铁价格一路下滑之时,开始重组寻求出路,力求在风雨中走向成熟。
    对于金融危机推动之下企业新一轮的兼并重组风波,人民日报社论称“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市场优胜劣汰机制会迫使行业、产业以及企业进行优化重组。我们应抓住机遇,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并购落后企业和困难企业,实行强强联合和上下游一体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