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童话》读后感(2)

论及德国文学,那一部德语文学作品拥有最多的读者呢?也许你的脑海中会闪过一系列的佳作:歌德的《维特》,《浮士德》,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或者那些优美的海涅,席勒的诗歌......然而当我们把目光都集中在这些不朽的“大部头”上的时候,却忘记了一对名叫“格林”的兄弟为我们搜集整理并呈献的德国文学的一块瑰宝。是的,那就是伴随着母亲的喃呢耳语而走入你人生的第一份来自德国文学的问候――《格林童话》。

  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我们的父母,都在格林童话的影响之下长大:我们伴着小红帽走在去外婆家的路上,采撷这路边最艳丽的野花;我们为白雪公主的去世掬一捧眼泪,在王子出现的时候再破涕为笑;我们憎恨着灰姑娘丑陋的继母和两个姐姐,同情着那位睡在煤灰堆里的女孩;还有可爱的七只小山羊,会变成王子的青蛙,恬静的睡美人,恩爱的白雪和红玫瑰......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永远停留在我们童年的记忆里。第一次我们对善于恶,美与丑,贫与富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而那最初的智慧与道德概念居然来自那个遥远的国度,由那个高大而坚韧的民族为我们讲述,而格林童话中那永远幸福的结局又给小小的我们带来了多少欢乐和梦想。

  因而,带着一份童趣,我又重新阅读了杨武能老师翻译的格林童话全集,并且配合阅读了德文原版。这次阅读,不仅仅找回了小时候拥有的那种单纯的快乐,更多的是看到了格林童话的文学特点和德国人文、历史之间的联系,于是我动笔写下此文,粗浅的表达自己的一点收获。

  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位作家的作品可以和他所生活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格列。格林童话也不例外,特别是因为这本童话集是德国民间传说的汇编集,因而它与日耳曼民族的联系就更加的紧密。通过格林童话的故事情节和写作特点,我们可以一窥古老日耳曼民族的生活本源。

  首先,故事绝大多数都发生在茂密的森林和旷阔的原野上。比如小红帽的奶奶,白雪和红玫


瑰,小哥哥和小姐姐......诸多的主人公都住在黑黝黝的大森林中。当然故事中也会出现草原、湖泊,但是绝少提到大海,偶尔提及也是主人公跋山涉水、飘泊远方的所见所闻。这一特点是由德国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格林童话产生于黑森林、莱茵河、金希河一带的北部地区,这一地区多为森林和草原,远离大海也少有高山。这样的环境造就了笼罩在格林童话故事中那种神秘、幽暗的气氛:因为古老的日耳曼民族对森林深处的无知和敬畏,因而森林中总是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邪恶的狼、女巫、巨人,神奇的泉水、精灵、小矮人......这些特点都使得故事更加的扣人心弦、充满趣味。不能不说德国的森林是上演格林童话不可或缺的舞台。

  其次,我相信没有任何一本书中会出现比格林童话中更多的王子和公主,即便是同样著名的安徒生童话中也没有如此之多。故事中的公主们都身着长裙,高雅漂亮,王子们都金发碧眼,高大英俊。这些特点都十分符合儿童的审美眼光。但是格林童话最初绝对不是顾及到孩子们的感受才设计了这诸多的王子和公主的,这一特点有着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德国在历史上自古就处于一个邦国林立、群龙无首的分裂状态。“三十年战争”之后更是分裂为数以百计的小国小邦。他们各占一块土地,统治着一帮民众。因而各个邦国都流传着如此之多记叙各国王子、公主的故事也就不足为奇。另外,对王子公主们的刻意美化多半出于底层民众对上层社会的敬畏之心。当时的王宫贵族们都居住在高大森严的城堡之中,掌握着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对大臣百姓的生杀予夺大权,因而底层百姓难免会骄傲的口口相传他们高贵的国王和公主的故事,并将其加以美化和神奇华。因此我们在格林童话中看到的如此多善良智慧和美丽相结合的“完美公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同时,由于德国小邦林立的状态造成了邦国之间的你争我夺,使得德国土地上几百年来战火不断,士兵的人数也始终居高不下。这就造就了格林童话中又一类特色的故事:退伍士兵的漫游


奇遇记。例如《蓝灯》、《快活老兄》等等都属于这类故事。当然,我们可以从那些退伍士兵微薄的收入中感觉到当时德国人民对战乱的不满和无奈。同时那些善良的士兵最后幸福的结局也是德国人民对战争结束的一种期盼。

  当然,在那个基督教被始终奉为“国教”的国家产生的文学作品,难免会被打上基督教的烙印。格林童话虽然没有直白的宣扬基督教,但是无处不渗透着基督教的价值观。例如,灰姑娘的母亲在临死前握着自己女儿的手说,上帝会与你同在;那位穿百兽皮公主的父亲想要娶自己的女儿为妻,因为这一行为为基督教所禁,于是女儿远走他乡......另外大多数主人公身上所具备的那种善良、纯洁、乐于助人的品质也都为基督教所推崇。而几乎所有的故事中所遵循的那条主线――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到达幸福的终点――也与基督教所宣扬的“获罪、救赎”理论如出一辙。可以说,格林童话不是基督教的产儿,却生来就带着基督教的胎记。这一点不可泯灭,也不容忽视。
  
  最后,我想说,“格林童话”一名是中译名,它的原名本应为《儿童和家庭童话集》。今天我们这样称呼他,是因为它的两位编辑者,雅戈格林和威廉格林,实在功不可没。这两位语言学家怀着一种拯救民间文学遗产的心态,用毕生的精力编著了这本由216篇民间故事汇编而成的巨著。其间他们跋涉千里,走街串巷,屈尊降贵的去说服去恳求那些民间艺人开口讲述,去聆听去纪录那些年迈老人的娓娓讲道。他们的编写既遵循了故事的原貌,又用自己深厚的语言功底为其锦上添花,使古日耳曼民族的民间传说由一块浑然天成的璞玉变成世界文学之林一块耀眼的宝石。今天,在我们一次又一次欣赏着这些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时,请让我们用一点点时间来感谢200多年前这两兄弟所付出的努力。

  格林童话不仅仅是“小儿科”的睡前读物,它是德国文学的一块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整个古老日耳曼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经过两位出色的语言学家的整理,走入了全世界孩子的内心,成为了开启他们心智的第一把钥匙,成为拜访他们人生的第一部著作。而那个古老而内敛的民族,却像一位神秘的爷爷一样,在黑森林幽暗的光线中安详的守望着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纯真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