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思考之二

关于创新作文的几点思考之二
语文教育家于漪在给高万祥的《语文的诗意》一书作的序《憧憬语文教育的理想境界》中,引述了书中的一段话,即“语文教育的最大价值是向学生传递人类历史上最优美的价值观念,传递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最大的意义是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丰富的人性,正义感、公正性,能自律,善于与他人协调并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的人格人权,热爱自然和生活,这些都是语文教育超越时代的永恒不变的价值”。笔者以为这段话非常准确地概括了语文教育的价值和特征。笔者还以为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能否准确恰当地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感受说出来写出来,使他人理解接受,从而取得感知的一致同步。而这种目的正是作文,凡作文均是书写作者对客观世界的新看法新感受的,体现着创新意识和精神,因而创新作文也集中体现了这段文字所概括的语文教学的诸多价值和特征。本文拟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实施创新作文教学应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作文的好苗种——阅读积淀
提出这一点,是基于语文教育的传递性。广义的语文表现出的是文字的记载记录,其内容是人类历史上文化发展的积淀结晶,通过此我们便可以了解上下几千年的人类发展进程,这个进程实际上就是人类语文实践的进程,尤其是作文实践的进程。因而作文活动也可看作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以及改革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一种人文创造活动。在这个活动进程中始终存在着极强的语言传递性,由此可知,我们的作文实践就不可能撇开这一特点。
创新作文这棵树苗要栽好,并及时浇灌促其茁壮成长,就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培养学生较高的语文素质,然后运用这种素质进行语言的交流和传承。那么这种素质具体指什么呢?笔者以为当指运用语文这个工具进行书面和口头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通过平时语文学习中所积淀下来的人文素养而形成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对社会和人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等等。而运用这种素质进行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传承靠的就是作文。要提高这种语
文素质,就必须进行大量的有意向的阅读。这种阅读不是随意的凌乱的,而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是具有理性的选择性,有一定的知识结构框架和知识的储备。比如一定的文史哲知识(或应有一定的轮廓)、天文地理、基本的理化生等自然科学的常识,尤其具备语文(或文学)的审美素质。语文(或文学)的审美素质的提高,除了要读好语文教材以外,更多的是要读好名篇名著。2001年高考阅卷中江苏考点在将近30万份考卷中所遴选出来的最好的几篇作文,几乎每篇都涉及到中外文学名篇,而且作文中所表现出来的知识面之广,思维之深刻成熟不能不令人叹服。所以有人戏言:只要读名著,学生就能考好作文。那篇非常有名以至于全国妇孺皆知的《赤兔之死》就很能说明问题,如果作者没有看过《三国演义》或者仅仅是囫囵吞枣地浏览一下,试想他将如何编述这么精彩绝妙的作文呢?又如何会赢得阅卷老师的夸奖博得其他人士的称赞呢?这一现象给我们一个启示,好作文不是轻易为之的,必是一种广泛阅读基础上的创作,即“厚积薄发”也。
所以笔者上边所提及的“栽种好树苗”,指的就是要广泛地进行阅读,建立自己知识的结构框架,而且要时时丰富更新,为日后写出自己的新的文章张本作积淀。这一点对中学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周士琦教授在一篇文章中谈中学生语文水平时,总结了十个问题,其中提到了与阅读有关的几点:其一是古典文学(仅限于文言文及古典诗词)的背诵问题,认为中学生的背诵记忆的文言文及古典诗词过少,与大学学习严重脱节;其二关于阅读古典小说的问题,“我从新入学的大学生中了解到他们看得极少,甚至少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名著全部读过的学生大约有百分之八左右”。“古典小说读得太少,不但影响了汉语程度的提高,而且很不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不利于优秀人格的形成”;其三,关于形象文化的问题。“这儿所谓的形象文化,包括
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之类文化产品。”虽然这些作品有“十分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看起来有趣、省力”的特点,但是“缺少互动,只是被动地接受,缺少看文学作品时所要发挥的想象力,缺少对人的第二信号的训练”,久而久之,就缺失了文学特有的审美情趣,作文“缺少想象力,缺乏创新精神”。其四关于流行小说的问题,即中学生广泛爱好的那些被商业化的被炒作的一些武侠、言情小说,特别是港台流行的。周教授认为这些作品的“文化底蕴未必深厚,篇章结构未必严谨,遣词造句未必恰当,并有千篇一律、矫揉造作之嫌”,所以规劝中学生有些时间“不如读一些一流的传世名著”;其五,关于网络文学流行的问题。周教授认为网络文学属于快餐文化,“多为急就章”,是“率意而为,缺乏深思熟虑”,这种轻率不严谨的写作习惯将对写作水平的提高不利。周教授所发现的这些问题就是我们中学生的阅读作文的现状,当然作为大学教授站得比我们要高,看问题比我们要周全深刻,这些看法也就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着广泛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因此面对中学生的这种阅读作文现状,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教育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栽种好自己的树苗,促其浇水施肥,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他们热爱知识爱好读书的习惯,为他们日后创新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创新作文苗种茁壮成长所需的肥料营养——生活体验
叶圣陶先生在《作文与做人》中说:“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于做人。”俗话说文如其人。作文的根本不在于文章本身,而在于做人。人是社会的人,那么做人就离不得社会,因此我们强调作文的根本——做人。
创新写作的关键就是要求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关注人生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生活是作文的活水源头,其中有作文这棵参天大树生长必需的大量的丰富的肥料营养;中学生只有贴近社会走进生活,有了丰厚的生活积淀,弄懂了人情世故,自然就能写出锦秀华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理
。从古至今哪一个有文章流传至今的作家是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为写文章而写文章?又有哪一篇流传下来的文章是不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发生关系的?更远的不说,就拿“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看,韩愈的《马说》《师说》《讳辩》等,都有密切的社会背景,都是“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其他人等的作品皆莫不如此。现代而言,鲁迅的文章也是如此,他的《呐喊》是为新文化运动“呐喊”,《彷徨》是因民主革命的低迷失败而“彷徨”,绝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那种哼哼唧唧的无病呻吟;鲁迅的杂文,更是在革命斗争实践中被他发现的作战最为便捷最为锐利最为快速也最为反动派所胆寒的武器,绝不是作者的偷懒甚至“江郎才尽”而改写的应时短文。这里边反映出来的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这些伟大作家的为人(人格魅力),他们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社会的人,是积极参与社会关注社会热爱生活的人,他们伟大于他人的地方恰好是他们身上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韩愈、柳宗元兴利除弊的积极进取精神,苏洵对北宋政权的忧虑等都是责任;鲁迅的“弃医从文”,用文艺唤醒民众,毁坏“铁屋子”以拯救国民的精神照样是责任。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讲:“天才区别于常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勤奋,而是一种使命感。也许他自己也说不清这使命感究竟是什么,但是却始终存在并且也常常出其不意地叮咛他,折磨他。这是一种责任心,不仅仅是对他人,对人类,而且是对自己的生命的责任心。”中国古文论强调的“文以载道”理论,更多的难道不是强调作家(知识分子、有识之士等)的社会责任吗?
基于此,我国传统的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自然落在了关注社会和生活上。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也在发挥它的这一导向功能。1998年的全国题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中学生心理承受的问题,1999年是随着克隆的兴起而思考《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问题,2000年的“世纪之交”异常火爆,全国春季试题是就“世纪感悟”“世纪交流”“世纪留言”专栏向“世纪青年”征稿,2000年夏季
试题是就思维的创新问题要求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2001年春季是以文学家、科学家、企业家和哲学家对世界的赞美和寓言或其中某一个人的话为话题作文,2001年夏季试题是有关社会道德问题的作文——以寓言中的“诚信”为话题作文。上海近年的试题虽然没有直接采用话题作文的形式,但是,实际上多年仍然属于话题作文的范畴。1998年是就一则日军侵华历史的问题报道的读报有感,1999年是就教育问题的《回声的启示》,2000年春季是针对高科技的看图作文《人与机器人》,2000年夏季是为上海2010年的世博会确立主题加以论证并说出自己的设想,2001年春季是以《如果我主办              专栏》为题阐述宗旨内容及特色的作文,2001年夏季是因我国近年尤其是当年昆曲等不少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成功,提出就身边的文化遗产作文。就以上清单可以看出,无论全国还是上海,近年来都把关注社会作为自己命题的根本方向。即便是前些年的作文不直接涉及社会热点问题,可也都少不了一句“联系社会实际”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但同样也收到了“关注社会”的效果。
所以,创新作文不在象牙塔里,而在广阔的精彩的社会生活里。我们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它指导我们,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要对我们生存的世界、生活的社会进行宏观的思考,要视野广阔,范围宽泛,角度新颖,眼光超前,见解独到,积淀深厚;不仅要关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维科学,还要关注心理科学等一些前卫科学;同时要对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行预见和展望的分析(比如当年的马寅初教授提出新人口理论),真正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我上下自如挥洒,任我纵横捭阖评说,使自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和社会的主人。如果做
到了这些,我们的创新作文这棵树才会茁壮成长,根深叶茂,中学生的作文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从低级情调走向积极向上,从空洞贫乏走向丰富充实,从冷漠走向热情,从“学生腔”、“娘娘腔”走向成人化使文章充满阳刚之气;文章才能多一些激情,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激扬文字”,多一些“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社会责任和使命的大气。这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是文章的灵魂,主心骨。
三、创新作文这棵大树笔直的主杆——正确的思想观念
我们的作文离不开社会生活,我们的中学生也离不开社会生活,由于社会的复杂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一些本应有明确的是非判断标准的事物,看起来似乎也有些明暗难辨,是非混淆,使人们的认识判断模糊,心理出现失衡,见解说法莫衷一是。面对人们这种信仰出现危机的情况,加强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如果这一课能及时补上且补好的话,它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一个全新的改观。
中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的盲点是不容忽视的。究其原因大约有下面几点。
1、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社会观念的复杂和多元化,使社会缺失了主流的引导作用,这一点在人们的言行中有广泛的反映,即使是大众传媒也不例外。比如一些电视剧(特别是港台的,当然也有我们自己的生产的),宣传一些低调的东西,武侠中的“侠义肝胆”,言情中的缠绵的儿女情爱,搞笑中的胡作非为,甚至还出现过《新闻联播》揭批“法轮功”,过了一会儿就播放一些宣传封建迷信的影视片等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总之,这些作品往往幼化了观众的年龄,降低了观众的智商和情趣,混淆了观众的视听,曲解了人间的情理。青少年看之能从中得到什么呢?
2、中学生正在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而他们的年龄特征表现为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学习模仿,但难辨好坏,不分是非,因为他们本身就缺乏或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可是这时候一旦形成了自己的是非观念那可是要影响他很长
一段时期甚至一生的。
3、中学生单一枯燥的学习实际决定了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盲点。他们一门心思只学数理化外,“两耳不闻窗外事”,政治历史是副课,不懂地理没关系,在知识结构上出现残缺,没有接受完整的人文教育和审美陶冶,这不利于他们世界观的健全形成。诸如此类,不一而论。这就是中学生成长的环境,这种环境应引起我们“环保”者的注意和重视。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作幸福的读书人、“生活人”,在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丰富而浩瀚的书的世界中成长,让他们读马克思,读鲁迅,读托尔斯泰,读《论语》,读《爱弥儿》,从中学习社会与阶级,了解道德与文明,掌握知识与文化。当然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评品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棘手问题,以培养学生运用正确的认识论方法论来分析评判是非曲直,从而帮助他们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了自己判断是非曲直的“尺度”,那么他们的创新作文这棵大树才会挺立于地上,笔直笔直。
四、创新作文这棵大树赖以生存的枝叶——创新思维方法
一棵树要根深叶茂,假如没有树枝和叶子,那是难以想象的。作文要胜人一筹有新意离开创新思维同样是难以想象的。而创新思维并不是一下子就会产生的,而需要进行艰苦的训练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的发展。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一般思维规律是:积累——模仿——借鉴——创造。所以创新作文也离不开这样的规律,应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不论怎样训练思维,都脱不掉这样三种模式:“一江春水向东流”式的顺向思维,“反弹琵琶成新曲”式的逆向思维,“横看成岭侧成峰”式的多向思维。这三种思维形式只有在多次反复的训练后才能自如地掌握运用。
实际上,写作时思维和构思往往是紧紧捆绑在一起的,达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混合”状态,作文的创新就得深思熟虑的构思立意,选择“人人心中无,个个笔下无”的独特新颖的
创意。前人戴师初说过:“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之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之不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这“第一番来者”、“第二番来者”,一般都是按照惯常思维产生的,你能想到他人也能想到,就不会有什么新意。只有“第三番来者”才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绝好佳丽”,让人一见才会耳目一新,赏心悦目,为之一振。这种构思的得来必得益于创新思维,往往通过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来完成。比如有学生写《黔之驴》的读后感,就采用逆向思维为驴子鸣不平。他认为驴子是用来拉车推磨的,而不擅长格斗,那个“好事者”却偏偏把驴子放在山下与凶猛的老虎搏斗,这如何能赢呢?驴子赢不了老虎反而还要笑驴子无能,这天底下哪有这样的道理?由此而联想到了社会上任用人才的问题。这样的文章构思立意就显得高明得多,读之使人眼前一亮,岂不快哉!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求作者思维敏捷,思想深刻,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黔之驴》中看到了不公正),平时要勤看书,多观察,善思考,爱写作。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么创新作文就绝难写出。这种良好的作文思维习惯往往标志着学生作文的水平,它是一种能力,需要慢慢地艰苦的养成。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跟说话的能力多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而要经常的历练,历练到成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
五、创新作文这棵大树的培育法——训练方法
创新作文是一种心智活动,是很复杂很讲技法的活动。目前,对此影响较大的有两个因素:一是“新概念作文大赛”,二是“文体不限”的高考话题作文的命题。中学生对新事物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求甚解,甚至曲解,以致影响了自己的行为。“新概念作文”使他们学会了标新立异,求新出奇,而抛弃了严格的基础训练;“文体不限”的高考话题作文教会了他们不详审题,随心所欲下笔即写的“迷宗拳”式的非驴非马的作文。当
然这是命题者始料不及的,也是作文教学指导者引导不力的结果,但是的确对学生形成危害,需加以及时校正。
“新概念作文”、“文体不限”的高考话题作文,它的初衷也是引导学生创新作文,写出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生活感受,是非常好的,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新的理念,新的思考。但是,在作文教学中如何贯彻这种新理念写出创新作文呢?笔者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慢慢地作着尝试实践。总认为作文还是要按部就班系统细致地进行训练,从审题立意到谋篇布局,从遣词造句到修辞润色,从观点材料到论证说理,从设置悬念到瞻前顾后,从凤头猪肚到有力的豹尾,从记叙文到议论文,从说明文到应用文等等,都得扎实有序地进行训练。要有全局眼光,整体思维;要目光远大,着眼未来;不要为了高考而作文,那种急功近利的作文指导最终不会取得好成绩。
对于创新作文,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因道习文,人的思想情感主导一切,这也是和先做人后作文是相一致的。但是我们也不排斥写作技巧方面的传授。技巧,包括章法和语言,它们是思想的载体,舍此将何以“载道”?元好问有云:“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绣出的鸳鸯你尽管看,可绣出鸳鸯的金针却是秘而不宣的。这分明是“授人以鱼”而不“授人以渔”。笔者以为,在作文(语文)教学中,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要将“鱼”示人,更要将“渔”示人,拿出能绣得使鸳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悠然游水的金针交给学生。
要将“鱼”示人,更要将“渔”示人,其教学思路是示之以例,授之以法,练之以趣。学生作文思维发展由浅入深的一般规律表现为:积累——模仿——借鉴——创造。从中可以看出,创造都始于模仿,这种模仿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种智能型的模仿,是“始于学步,终于创新”。因而示之以例尤为重要,它是学生眼前的模本。提供学生一则精当的例文,引导他们品其精要,得其诀窍,模其形仿其神,新的创作幼芽也许就此生长。其次,授之以法。作文有法,有一定之法,也
有无定之法。对于初学写作者必先学一定之法,知其常格然后通其变,即先入格尔后破格,写出有新意的好文章。再次,要练之以趣。平常学生作文皆以其苦而畏惧之,怠惰之,真正苦差使也。要改变这种状况,创新作文教学就得注重一个“趣”字,变苦为乐,变怕为爱,让情趣来牵手,欢乐来引路。要优化作文课堂结构,设计诸多产生情趣的环节,激励学生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的创新思维,挖掘其潜在的感知能量。如此,意方可由之立,理方可由之明,情方可由之动,辞方可由之发,精妙好词方可由之成矣。
只有平时训练有素,高考之中才可有上乘的表现。2001年高考中能够脱颖而出的那些好作文,除了内容新颖、思维深刻敏捷以外,更多的是形式独特、别具一格的文章。如有的考生用求证数学题的形式,有的用实验报告的形式,有的用医生的处方,有的用化学方程式,还有的用电视节目的形式,甚至用拍卖的办法等等,这些别出心裁的作文内容和形式都给人带来了清新,使阅卷者赏心悦目从而得到了高分,这些创新意识和能力必是得益于他们平时扎实有效的训练。
当然创新作文要创出新意来,决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尚需师生从作文的根本——做人入手,深入社会,关注生活,求真务实,切实体验;循着作文规律,读写兼用,循序渐进,一招一式,荷枪实弹;不虚拟,不掺假,不做情,不忸怩;不花拳绣腿,不哗众取宠。总之,创新作文只有一句话,那便是: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作文。舍此当无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