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的创新及意义(之一)

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的创新及意义(之一)
丁声俊
迄今,人类对自然资源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农业是资源性产业,然而受传统资源观和开发利用科技的局限,一方面是短缺,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另方面是浪费,大量宝贵资源被视为废弃物所抛弃,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鉴此,从经济科学和技术进步的结合上研究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战略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内涵、特征与层次性
(一)从三种模式中优胜劣汰出最优化新模式
与不同的农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对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各不相同。迄今,人类农业经济发展大体经历了三种模式:
第一种是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在人类与自然界和环境的关系处理上采用的方式是,以掠夺式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又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废弃物;在消费过程中也随意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线型经济模式。
第二种是“过程末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先污染,后治理”。与第一种模式比较,第二种模式的进步性表现在人类已意识到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是,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这种“末端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和代价。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过程末端”发展模式的历史教训表明,它对农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基本上没有摆脱单向流动的线型经济模式。
第三种是农业经济循环发展模式。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合理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污染,重复和循环使用多种物质资源。从实质上说,这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各种加工废弃物“减量化、再生化、循环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种发展模式标志着农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发
生了质变,开拓出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它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理念:以现代食物科学原理和先进技术为手段,以对农牧林水等各业产品的精深加工为关键,全面、充分开发利用农产品中的各种成分,除作为食、衣、用品之源以外,还要研究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等多种有价值的新产品。这种过程就是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的最优化模式。
(二)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根本特征
迄今,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传统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的特征是“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性流程,其生产的周期过程是“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物”。如前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革新,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日益暴露出来:一是,它忽视了原始资源的价值。土地、山林、水源、能源,及各种原材料等理应计入核算成本的稀缺资源的价值被忽略了,因为传统模式缺少“资源采集”的起始“链条”。二是,它只具有“周期”的意义,而缺少“循环”的意义。传统的生产周期,是一个首位不相接的单向直线性的过程。生产的“首”和加工与消费废弃物的“尾”缺乏有机的衔接,不具有资源再生和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的理念。三是,它必然导致包括农业在内的经济社会的非持续发展。由前两个根本缺陷导致产生的严重的消极结果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使资源逐步枯竭,爆发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能源危机、食物危机。这四种危机集中起来就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危机,即导致经济社会的非持续发展。
如果以图示方式表明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的流程,那么,非循环利用模式如图l。
图1 农产品资源非循环利用模式流程
农产品资源———→加工制品———→流通过程———→终端消费———→废物抛弃
依据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态经济学理念,新型的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链包括:“资源采集——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商品消费——废物降
解再生”。所谓资源采集,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例,包括采购加工机械设备、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组合和有机配置。所谓生产过程,是把农产品作原料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成为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的过程,其实质是把农产品资源转变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所谓流通领域和消费领域的意义,不言自明。所谓的废物降解,是把农产品原料加工后的副产品和加工产品消费后的剩余物或新的生成物,经回收、处理转换为新的再生资源,并以此对下一生产周期给与物质支持。这种农产品资源利用模式,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把保护生态对农业经济再生产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废物降解再生”这一链条,包含着农业生态再造与农业经济再生产的统一,包含着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技术途径的统一(图2)。
图2农产品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流程
加工制品——→流通销售——→终端消费——→废弃物再解——→再生资源化——→农产品资源——→加工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