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学研结合中推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明确指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是关键。上海交大根据自身特点,把产学研结合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有选择性地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对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一些认识
    近两年,市场经济大潮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为企业技术创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企业自主创新迫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强烈呼唤高校研究生的参与。上海交大现有在校学生近4万名,目前研究生近2万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比例超过1:1。这样一支庞大的、不断流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是企业所渴望的一支创新生力军。推动研究生参与产学研合作,不仅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紧迫需要,是增强企业人才队伍代际建设的紧迫需要,也是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紧迫需要。但是,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教育、科技、经济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展的不平衡,体制改革未能协调、配套,特别是在学校和企业互动方面存在着体制障碍,彼此资源整合缺乏合力,互补优势发挥不够,造成自主创新缺乏能力,协同发展缺乏动力。在尊重教育、科技、经济自身发展规律基础上,如何打破体制障碍,在相互交叉和战略合作领域探索一条新路的任务,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大学常被社会称为象牙塔,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高校学术水平的认可,另一方面,如何改善人才培养不适应社会需求和脱离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改变人才培养自我封闭的局面;特别是在近几年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很快、教育资源却没有相应增长,如何走出象牙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增加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投入,实现大学和社会更好的结合,这些始终是我们探索的课题。为此,我们努力尝试跳出教育看教育,把研究生培养放到教育、科技、经济相结合的大循环中考虑。学校把产学研结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一个切入点,同时,把
高层次人才联合培养作为推进产学研结合的一个有效载体,推动研究生走出象牙塔,进入到企业创新的主战场,在研究生培养中努力融合社会的资源。在校研究生思维活跃,具有很强的创新潜力,让他们在最富有创造力的年龄阶段进行面向市场的最高创新的实践,将有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研究生直接面对丰富多样的实践需求,参与自主创新活动,用学到的理论学以致用,推动了大学教育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提高了教育的整体效益。
    二、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几种模式
    产学研结合,关键是促进高校和企业间的真正融合,围绕重大核心技术,实现“三类人才”(学校教授队伍、研究生高层次人才队伍和企业技术专家队伍)的集聚,推动技术创新。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是让自己的师资资源、人才资源和成果资源溢出,以此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产学研的无缝联接,从而为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上海交大在实践中,围绕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逐步总结和形成了五种模式:
    1、引进行业界著名专家,培养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学校坚持引进来,把行业界的著名专家、研究人员、高级管理人员等聘请到学校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到目前为止,我校共聘请135位兼职博士生导师,其中有31位院士。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遍及航天、船海、汽车、电力、信息、材料、能源、生物、医药等各个行业。他们把各行业研究的前沿问题、影响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迫切需求的科研项目直接带进学校,使研究生能近距离地接触技术前沿,参与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之中,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眼界。
    2、建立产学研联盟,把研究生输送到企业基地直接培养。除了引进来,学校还立足走出去,努力做到学校和企业的紧密对接。去年以来,上海交大和宝钢在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方面做了深层次的探索,正式聘请32位宝钢集团的专家担任上海交大研究生导师(其中,博导4
名,硕导28名)。现有26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作为交大和宝钢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输送到宝钢的研究生基地进行培养。对于这批学生,实现双导师指导,首次突破惯例,把企业导师作为主导师,学校导师作为副导师,从事的课题和论文也都是经过选择认定、企业急需解决的最关键技术问题。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除宝钢以外,上海交大还先后与上海电气、上汽股份等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将陆续选派研究生到这些企业进行学习研究。
    3、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过去,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大多以“点对点”的方式进行,难以发挥群体优势和产生重大成果。上海交大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学科形成学科群,对接上海支柱行业的产业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技术群。例如,分别和上汽股份、上海电气、上海文广、上海华普、沪东造船等共同申请承担了“引逼”工程项目。从去年以来,还积极酝酿面向整个汽车行业服务的汽车电子研发平台。围绕重大项目,学校打破院系行政壁垒,组织精兵强将,整合师资和研究生资源,集中对接产业群。同时,以此作为相关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平台和载体,努力让学生参与对产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牵“牛鼻子” 的科技创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4、与企业共建创新研发中心,在联合研发中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一直是高校的一个软肋,它要求针对高校长期存在的“小型、分散、自发、重复”现象,着重在创新体制机制上进行突破,把人才、基地和项目捆绑起来,发挥学科交叉优势,有组织地进行科研。在“985二期”论证中,经过反复筛选,决定重点建设船舶与海洋工程、系统生物医学、新能源、空天科学与技术等十多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力争把这些学科交叉的平台建设成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科教兴市需求、在国家层面上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创新实体,并让研究生在参与建设过程中增长才干。不仅如此,我们还和企业共建创新平台。比如,
核电和燃气轮机是国家中长期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方向,也是上海先进制造业近期急需发展的两大重点。上海交大和上海电气集团已在相关领域积累了一定的学科、研发和人才基础,双方以核电和燃气轮机为突破口,联合建设了两个工程研究中心,并签订了18个科研项目,已有一大批研究生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了本领域的科研实践。
    5、积极建设产学研研发中心带,在国际化合作中开拓产学研结合培养人才的新途径。在市委、市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上海交大正在加快实现园区、校区和城区“三区联动”。同时,学校把在紫竹科学园区建立研发中心带,作为国际化合作推行产学研培养人才的新途径。通过这一形式,除了更好地对接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支柱产业外,还充分利用全球的科技资源,形成开放式自主创新体系。上海交大目前已和世界知名的跨国公司一起开展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例如,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英特尔、西门子、通用电气、通用汽车、福特等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进行合作,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开拓了国际产学研结合的新途径。
    三、产学研结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四点体会
    产学研合作要形成合力,关键要紧紧围绕产业和企业的紧迫需求,大力集聚人才,有力地激发企业自主创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第一,要认真选择产学研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产学研结合,要注重依托重大科研项目,融入上海科教兴市主战略,特别是要对接那些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推进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能够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的前沿性、高精尖难题。这些研究领域和方向,往往也蕴含着许多重大的基础性理论问题,可以从中提炼产生一些原创性的科学思想,推进现代科学研究水平。研究生通过参与这些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发表的高水平论文逐年增加,树立了自信心,培养了成就感,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渴望,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第二,要慎重甄选产学研结合的合作伙伴。作为学校战略,我们非常注重对产学研合作主体和伙伴的选择。
近两年中,我们陆续选择了一些有着强烈的内在需求、具有较高科研实力及创新能力的大型企业,如宝钢集团、上汽股份、上海电气、中航一集团、航天科技集团、中石油、中核电、广核电等著名企业开展合作,使我们的合作一开始就站在高起点。同时,这些企业有意愿,有兴趣,也有资源和队伍来共同培养研究生,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要坚持企业兼职导师的评聘高标准。在选聘企业技术专家担任研究生兼职导师过程中,我们解放思想,在理念和观念上进行突破,对学校原选聘导师的机制作了适当调整;同时,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严格把握选聘导师的标准和要求。双方有着一致的追求和目标:选聘既对企业的重大技术需求有认识,有很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有较深理论学术功底的企业专家担任兼职研究生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实实在在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为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
    第四,要积极调整产学研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和评价体系。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研究生,应当根据产学研结合的实际需求,合理设置研究生课程,调整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同时,要建立适合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方式。此外,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获得,以此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