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创新作文

我看创新作文
张红英

时下,正提倡创新作文。我认为,所谓的创新作文,就是为让学生拓展思路,突破约束、不拘一格地写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新意。真正做到,在文章中再现的是学生那富有青春活力、朝气蓬勃的思想瞬时动向。这样,学生做起文章来,不仅有话可说,而且也有东西可写。学生视写作为一种愉悦、一种审美、一种自我关怀。写创新作文,关键应有创新思维。我觉得创新作文应着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切入话题的角度新、选择用的材料新和文章表达的观点新。

角度新。对待同样的话题,选取不一样的切入点,灵活多变。传统的作文要求规规矩矩、四平八稳、限制条条框框,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写出来的作品千人一面,笔下的人物假大空。没有棱角和个性,更无从谈“新”。而在创新作文中,首先就应体现一种新的思维:角度力求新颖、别致。选取不一样的切入点,文章也就会千姿百态、意趣盎然。可以从话题的主要事件切入,也可以从次要事件着手;可以评主要人物,亦可论次要角色;可跟大家齐声叫好,也可以对材料说“不”;可以从正常思维,还可以从逆向思考……种种情况,不一而足。只要切合题意只要想得出来。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我一进教室,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要求学生以此为题,做一篇口头作文。当时临近中秋节,但我没有给学生任何提示,以免限制他们的思维。看着图形,学生慢慢地活跃起来,先后举手发言。最初的几位同学都以“圆月”为题,由“图形”——“圆月”——“中秋佳节”——“思乡”这样的思路顺下来,表达“月圆人也要团圆”这么一个主题。我不停地鼓励、夸奖、启发、追问,可能是学生获得了信心,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有的说这就是一个圆,数学图形,复杂得很;有的说这是一段弧线,只不过起点和终点重合,可是中间什么也没有,太空洞了;有的说圆的线条优美、流畅,圆象征着完美,我喜欢完美;有的说圆太圆滑了,没有棱角和个性、没有风骨,我讨厌它……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同


学们也不停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节课下来,我感觉到很成功。本来出这个作文题的初衷,是受2000年高考作文“答案不止一个”的启发,只不过变换一下形式而已,同时也想实践教学在提倡多角度写文章的思路。学生的思维确实流程活跃,稍微给他们一些鼓励和启发,立即就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我想创新作文就应该这样;让学生丢掉脑子里固有的条条框框,从而多角度、不拘一格地写出文章来。有什么比得上学生在作文中说自己的话更令人欢欣鼓舞的呢再说到材料新。作文中所用的材料应该新鲜、新颖,让人在陌生感,同时又具有可读性。以前批阅学生的作文,总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样一则材料多人引用,多次引用。提起“逆境成才”就用张海迪;论证“坚持不懈”就想到爱迪生;做好人好事不外乎捡钱包;还有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不少学生手中都有厚厚的作文材料库,做起文章来就当“裁缝”,东拼西剪,改头换面,结果是费力又不讨好。而真正的创新作文,在材料的要求上,首先就应该鲜活。不能只从故纸堆里找那些老掉牙的东西。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具有时代感的例子。克服困难和挫折、奋斗不息的例子,不止张海迪,与我们学生同龄的人也有,比如桑兰。这个家喻户晓的不幸姑娘,体操比赛时摔成伤残,但她没有颓废,而是努力振作、笑傲人生。这就是个典型,报纸上登载了好多,怎么不能用呢其次,材料应该力求新颖、与众不同,让人有种初读的感觉。曾经我给学生做过一篇以“创新”为话题的作文,为了论证“创新”,绝大多数同学引用了“一国两制”这个例子。他们认为,邓小平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的和平统一,就是最好的创新,很有说服力。的确,“一国两制”,是前无古人的事业,作为“创新”的例子也很恰当。问题是,难道只有这一个例子吗学生选材时都在同一个范围内撞车行吗我觉得,必须启发学生运用求异、求新的思维。说他们的阅读面窄是一个方面,但有时是想象出了问题,做不到活学活用。比如金庸的小


说,同学们都比较喜欢,有的几近痴迷,无论是《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笑傲江湖》、还是《鹿鼎记》,书中的武打场面刀光剑影、对白片段侠骨柔情,曲折连环、高潮迭起、险象回生、出人意料。看得出来,金大侠的小说深受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却不拘泥,而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这就是一种创新。而古典小说,都有一个套路:凡才子必配佳人,公子落难,小姐相救,最后总是团圆的美满结局。难以想象,如果金庸按照这个平淡的模式写小说,不知还有没有今天这般光景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例子吗写这篇作文的时候,说不定学生抽屉里就藏着一本金庸的小说而事情往往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仅“创新”的例子可以信手拈来,就连“不创新”的例子也随处可见。《还珠格格》初出炉时风靡好长一阵子,“小燕子”一夜响彻了大江南北,多少学生看电视到了上瘾的程度。可是随着它的第二部、第三部的滚动播放,人们逐渐感到失望。因为无论形式和内容怎样变换,总也跳不出先前那个套路。看多了,甚至厌烦“小燕子”,整场戏就她一个人上窜下跳,天不怕地不怕,闹哄哄的,脑袋都要炸了,想当初琼瑶要是知道创新的道理,也不致招来这么多的责难声。曾以拍贺岁片著称的冯小刚放出话来,说要拍一部超过《泰坦尼克号》的大片来。可是在他导演的《黄河绝恋》中,安洁张开双臂作飞翔式,不就是露丝站在船头那个镜头的盗版吗看来冯导也不懂创新。说了这么多,总的意思是作文的材料并非没有,而是太多了,只要学生作一个有心人,只要学生头脑中有求新的思想。最后说说观点新。在作文中要敢于发表独创的见解,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显出文章的新意和深度来。常规的作文,它的观点大众化,人云亦云,混迹于茫茫人流中毫无特色。而真正的创新作文,它的观点应该别致、独创、有深度,是作者反复思考的结晶。我曾给学生布置过一篇作文,材料是:“有人认为人生的哲理是: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


失意之时坦然、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展开联想,谈自己的心愿。没想到学生在作文中都是一片叫好,说为人处世的确如此,凡事应该顺其自然,不可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处理事情要泰然;对是非荣辱要淡泊一些、豁达一些,云云。学生的观点完全顺着材料,所不同的是将材料的意思翻译而已。这样写,也不能说有错,但是,对这则材料难道就不能有观点独特一点的另类一点的比如说“凡事要顺其自然”,我就不赞成。儒家思想提倡“知其不可而为之”,我们也知道爱拼才会赢,成功需要拼搏进取,怎么能安然若命呢学生的成绩掉队,能顺其自然吗再说到“泰然”,“淡然”,诸葛亮曾写下“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自励,可他自己做得到吗?刘备去他的茅庐才三次,就把他那颗建功立业的心说动了,屁颠屁颠地跑出来辅弼刘备,他“淡泊”不了;明知阿斗扶不起来,他还要硬撑,写几次《出师表》以明志,结果“致远”未得,倒把自己累死在五丈原。人家总结的生活哲理有高度,我达不到。这样,既结合了材料,又表达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还是自己的心声,写出来的作文肯定令人耳目一新,大不一样。万事总有个度,在我们提倡“新”的同时,也要注意这个“度”的问题。提倡写新颖、独特、有个性的文章,并不是故意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不是空有花架子,而无实在内容;不是离奇、荒诞、随意;更不是脱离作文要求,想咋样就咋样。创新作文始终离不开现实生活的土壤,我们要对作文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我们要将作文要求最完整地贯彻;我们要让创新作文最大限度地关怀现实、关怀生活、关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