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国庆60周年的散文

在 家乡小镇有两条路,一条铺着柏油,一条垫着黄土。铺着柏油的这一条修建于2003,这个我记得。垫着黄土的,修建于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这个却只是听祖父讲

   在 家乡小镇有两条路,一条铺着柏油,一条垫着黄土。铺着柏油的这一条修建于2003,这个我记得。垫着黄土的,修建于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这个却只是听祖父讲过了,因为那个时候父亲还没有出生,祖父也还很年轻。
    1937年之后,整个华北都笼罩在战争的阴霾之中,没有一个角落甚至缝隙可以幸免。而我的家乡????——小镇泊头,由于接近京津地区,更是在 1937年9月27日就被日本人占领了。我们的村子处在泊头县城的边缘,自然就成了拉壮丁的首选。而我将要提到的,的确是我的祖父一辈们所真正经历过的。
    乡间小路只适合驴、牛、马车行驶,,为侵略战争所需,日寇决定突击修路,而他们的工程兵正在突击修建泊头北大桥,这路就只好让抓来的壮丁来修了。没有用《红高粱》里剥皮那么残忍的手段,但人们的确是在扬起的皮鞭和明晃晃的刺刀下开始这修路工程的。扬起的黄土遮蔽了太阳,赤手空拳的平民面对荷枪实弹的士兵,没有第二条路可选,他们只能低头。他们被迫毁掉了自己的枣林,用平日里做农活的铁锨填平了那些沟沟坎坎、坑坑洼洼,用压农场的碌碡把土压实、碾平,这就是所谓的强化“治安”。那些端着刺刀的人害怕道路两旁的青纱帐,怕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就从里面冒出两颗带着烟的土手榴弹,或者路上就被人埋了几颗土地雷。于是,路两旁除要挖深深的封锁沟以外,连几十米以内的庄稼都得毁掉。粮食是庄稼人的命,哪怕是能多收一粒,庄稼人也愿一个汗珠摔八瓣,毁掉的这些庄稼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人。可没办法,刺刀说让毁掉就只能毁掉。
    人们的确低下了头,但这低头是暂时的。白天修好的路,往往在晚上就被破坏掉,人们为了反抗压迫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据《泊头县志》记载:“1941年 5月底开始,献交、交河两县开展交通破袭战。历时50天,破坏沧石公路24公里,平大公路32里,填平封帧沟37里,收墩电线3000余斤。”应当这样说,这条路一直就没有修好过,它只是一直维持着可以使用而已。
    之后不久,日本人就投降了。紧跟着日本人的卡车来的,是国民政府的“劫收”部队。侵略者没来得及带走的,立刻就被他们装进了口袋,再通过这条路,运向了大家都不知道的地方。尽管这条路在解放以后也发挥了些许作用,但人们依旧不喜欢它,应当这样说:在人们的记忆里,这条路带来的痛苦远比它带来得幸福要多得多
    由于处于京杭大运河的堤坝下方,这条路没有被重新开垦栽树,直到现在,它依然存在着。只不过人们不再把它当成什么交通要道了,它不过是华北平原上一条再普通不过的黄土路,下雨天都是泥巴,晴天又总是尘土飞扬。更为重要的是,在离它不远的地方,出现了一条铺着柏油的,宽阔的马路。这条路就是修建于 2003年的廊泊路。
    2003,在许多人的记忆里,这个年份是与“非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这个时候,没有人可以做到处乱不惊。而处在京津地区边缘的我的家乡小镇,更是到了峰口浪尖,局势紧张到一触即发的地步。可是,2003紧张的春夏之交,廊泊路按原计划破土动工了。就在我从学校回家的必经之路上,一条深深的沟被挖开来,许多的水泥、石灰被撒了进去,一层层的土也又盖了回去,这是为了夯实基础,保证这条国家二级公路的质量和寿命。大型的机器,而不再是做农活的铁锨、碌碡,在这路面上日夜不停地忙碌着。
    “非典”疫情严峻,从京津打工归来的人已经不能回村了,也不能见到家人,他们只能在村外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渡过观察期。可是每个村子都派出了义工,帮助修整过自己村庄的路面。路线取直,也要毁掉不少的庄稼、梨枣树,甚至是房屋,可政府拨出了专项资金,大家都拿到相应的补贴,没有一户因此而发生纠纷。工程破坏了供水管道,影响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用水,时间长了吃水也成问题,可大家也有办法,专门组织了人员到邻村运水,有的还在庭院里打了浅机井,用那些各种元素都超标的咸水,即便如此,民众也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大家都明白,政府投入巨资修路,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最终获益的还是广大群众。这条路并不是某个人的,它是大家的,是每个人的,也是子孙后代的。人们满怀着热情,如同期盼婴儿的降生一样期盼着它的完工。这热情,帮助人们击败了扰乱正常生活的“非典”。2004年,廊泊路最终顺利竣工。    现如今,廊泊路两侧出现了一系列的工业,经过政府的合理规划,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铸造、模具产业链。两侧的村庄也从中受益,村办工厂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的专业村、特色村,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比预期更大的提高。
    一条是在皮鞭、刺刀威逼下修成的黄土路,一条是民众热情参与,义务出工的柏油路,那黄土路上有祖父疲惫时滴下的汗水,那柏油路上有父亲休息时留下的期盼。黄土路上送走的是侵略者的卡车的压迫者的贪婪,柏油路上驶来的是初升的太阳下新组建成的车队。
    同样还是两条路,一条是压迫和剥削,从底层人民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油脂,来满足自己奢侈的消耗需求,一条是民主与尊重,为广大的民众谋取更多的利益,使生活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一条积下了人们的怨气,一条激起了民众的热情,如果前一条是那黄土路,那后一条就是这柏油路了。历史的规律注定了前一条路将永久沉寂下去,后一条路会不断繁华起来。正是这样,前一条路只走了十几年就坑坑洼洼,后一条路走了六十年却依旧是这样平坦,因为前一条路必定会有人出来破坏,而后一条却有无数人在随时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