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创新”的问题在哪?

    周日的时候,听了吴鹰有关颠覆性创新的演讲,应该说很精彩,临了还同他换了一张名片。但是我对眼下流行的“颠覆性创新”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

    “颠覆性创新”的概念是指,低端市场的机会:当低端市场出现一些机会的时候,已经占据主流地位的企业,要么是不屑参与,要么同已经拥有的业务冲突,已有的业务利润更丰厚,低端的替代对企业不利。

    但一段时间之后,技术越来越成熟,低端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最终在低端市场中逐渐壮大的创新企业形成了对原先已经占据主流地位的企业整体的替代。大卫战胜了歌利亚巨人。

    那么UT斯达康的“小灵通”似乎是一个“颠覆性创新”的例子, “小灵通”很便宜,无论是手机价格还是通话费用,技术上同主流的第二代移动通讯GSM相比存在多种局限,但是满足了低端的移动通讯要求,过去一段时间增长迅速。

    重要的不是一种商业理论,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商业理论,商业理论是对商业实践的抽象;重要的是我们经常忍不住用一些抽象的理论来指导实践。

    低端市场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于,低端市场体现了更大的可塑性。比如说手机短信,学生并不是电信业务的传统消费群,但是他们却是短信业务真正的高端客户。基于短信,学生们有了许多应用上的创新。

    首先,“可塑性”的实质是不确定,对特定事物没有实质性的,高度依赖性的需求,一段时间之后也可能迅速下降。从短信中获得丰厚利润的门户网站,现在不得不把注意力投放在更多的领域,网络游戏或者是在线广告。

     个人电脑最终替代了小型机是谈及“颠覆性创新”反复列举的一个例子。当个人电脑出现的时候,小型机企业不屑于参与这一市场,最后小型机市场消失了。稍微晚一些接触计算机的人甚至于根本就没有印象。但是低端市场往往体现了低端市场的特征——低收益。从系统集成商的角度说,个人电脑从来是一个获益微薄的行业,如果说最初的一段时间体现了较高的利润,那么随后基于低壁垒,无数的涌入者使利润降低到零以下,也就是


亏损。

    反过来说,小型机市场的确消失了,但是高端需求仍然是存在,随着更多人拥有个人电脑,服务器需求也逐渐增加。服务器涉及了服务,这就使企业容易形成差异性,相应获得溢价。

     在大多数情况下,领先企业格守高端市场都是明智的,事实上拥有高端地位也容易打压低端市场。移动运营商推出各种计费方式来抵消“小灵通”的渗透。相应来说,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仍然要致力于进入高端领域。一开始会很困难,但是高端领域有壁垒,会同其他竞争者有越来越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