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大学生  作用  怎么使用  原理  高的  怎么写  时间  金鱼  怎么分类  工具 

历史题材专题片制作技巧 专题片创作流程

   2023-02-01 勤学网2288
核心提示:历史类专题片既拥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同时对于编导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下面是历史题材专题片制作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历史题材专题片制作技巧】一、推陈出新、挖掘内涵历史类专题片的选材范围广泛,五千年的历史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述说,但是在这浩如烟海

历史题材专题片制作技巧 专题片创作流程

历史类专题片既拥有高度的文化价值,同时对于编导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下面是历史题材专题片制作技巧,一起来了解下吧:

【历史题材专题片制作技巧】


一、推陈出新、挖掘内涵

历史类专题片的选材范围广泛,五千年的历史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述说,但是在这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寻找适合创作的题材却不容易,经过漫长的岁月,历史往往被压缩在发黄的纸张和残砖碎瓦中,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慧眼,在这历史的残迹与背影中推陈出新挖掘内涵,寻找适合创作和普及的题材。

铁岭历史悠久具有较深的文化底蕴,但是如何把历史题材转化为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可视性、观赏性的专题片呢?2007年我们策划了《辽北古塔系列节目》,我们以古塔为点,以时间为线,以精神为骨干,以思想为血肉,串连历史与现实。通过熟知的事物引起观众的认同感,起到了很好的普及作用,通过观众不熟知的故事提升文化价值,让观众感觉片子有营养、有内涵。

二、正本清源、不能戏说

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以此为据随意解读历史、编造故事、创造细节,这是非常不可取的。与电视剧不同,电视历史类专题片有着很强的严肃性,不能戏说,更不能胡说。创作历史类专题片要有史家思想,正本清源,尊重史实,根据事实,如实记载。这就要求我们要格外地慎重。不能为了片子观赏性、娱乐性而破坏了历史的真实性。为此,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慎重选择实物资料

在对历史的再现上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实物来表达,通过实物来投射历史。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历史遗迹有明确的价值判断。不能让明朝的宣德炉出现在辽代的餐桌上,出现关公战秦琼的尴尬场面。

2.慎重使用“情景再现”

由于历史不可复现,创作者常常要无奈地面对时光的背影与记录历史之间的矛盾,为此情景再现成为必不可少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情景再现的重点是对历史气氛的营造,通过光影效果,以达到一种特定的时空气氛,而不是描述历史的细节。

3.慎重选择把关人队伍

通常地方电视台在节目制作中有编导、栏目负责人、台领导三层把关,在此基础上我们聘请了铁岭市党史办、铁岭历史学会、铁岭博物馆、铁岭大学人文学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为顾问,对所制作的片子进行指导与把关,尽最大可能确保史实的可信。

三、百家争鸣、求同存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思考问题、看待问题的角度不一样,观点也就不一样,历史类专题片制作过程中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对同一事件、同一考据、同一历史人物专家们的理解也不同。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要包容与理解,允许百家争鸣。

“铁岭”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有着很多不同的说法,即使是土生土长的铁岭人有时候也闹不清楚。在民间,有的人推测这里有铁矿,所以叫铁岭;有的人认为钟鼓楼那条老街坚硬如铁,所以叫铁岭。2007年,我们制作了专题片《铁岭地名由来》,该片既保存了民间说法,又通过专家透过历史推出正确的观点――此铁岭地名由明太祖朱元璋所赐,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曹雪芹的祖籍问题是近年来著名的学术公案,至今在红学界却仍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曹雪芹的祖籍之争,并不是曹雪芹祖籍在哪里的争论,而是涉及到曹家发迹史,《红楼梦》一书的诞生、《红楼梦》的内涵等重要的问题。这样的选题制作难度大,很容易引起争议,为此,我们走访多地,采访多位红学家,最后归纳总结,制作了专题片《曹雪芹祖籍考略》。此片客观公正地引述多方观点,百家争鸣求同存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避免了不必要的误会与争议。

【西部电视专题片创作技巧】

一、两种“语言”的应用

首先,有声语言。研究资料表明,人对外界事物的感知,80%来自视觉,20%来自其他器官,其中主要是听觉,所以,在进行电视专题片的创作的时候,不能忽略有声语言的重要作用。电视专题片《世界遗产在中国――黄山》,解说者的语言优美、抒情而充满了文学性。因此,构成了该片不可缺少的重要语言表述方式。观众在欣赏画面美的同时,又被充满诗情的人声语言美所征服。如片子的开头,解说者作了如此动情地解说:“这是一座文明世界的奇山、两亿年的漫漫时光雕琢了这座神奇大山不凡的身世:它谜一般的前世今生,赋予了它卓然超群的惊世风骨

其次、造型语言。电视艺术作为一种时空交融的综合艺术的本质是:它是在时间延续中的空间艺术,也是空间展示中的时间艺术。正是这纵横交织的双向结构,构成了时空统一、声画结合的造型语言。这样,电视专题片的创作者,就应该具有一种鲜明的“造型意识”,培养一种“造型思维”。

电视专题片《筑梦2008》,它以国家主体育场“鸟巢”从设计图纸到建筑实体,历时七年的建设为线索,串联起四组故事――洼里乡的拆迁户、国家女子体操队小运动员的选拔、跨栏运动员刘翔、奥运安保特警训练,采用多线故事交叉并进的结构,用丰富鲜活的人物、细节,编织出一幅中国人民构筑奥运梦想的动人图景,展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一口号的具体实现,将时代特征和人物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该电视专题片头绪众多,但内在联系紧密,有效合理的利用片段之间的时空关系,将这些片段和碎块有机的组织在一起。

二、创作方式多样化

(一)角度的灵活选择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反应生活的角度的选择。这也是创作者观察和反应社会生活的总视点,也就是站在什么位置,选择什么方向观察和反应生活,同样的创作题材,同样的生活形态,可以从不同的视点去观察和表现。

根据电视专题片不同题材构成,思想感情、创作风格和表达方式的要求,电视专题片的表现角度,大体有这样几种方式:主观视角、客观视角、主客观交替视角、多角度表现。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形态与多样的题材,主客观交替视角与多角度表现是当前电视专题片的主要角度选择,过去单一的角度表现已不能满足需要。《高三》从面临人生重要考验的高三考生和面临升学压力的班主任以及望子成龙的焦虑的家长三方角度出发,中间穿插了考生林佳燕的日记里所记述的巨大压力乃至孤独与寂寞,以及在武平一中高三(7)班这个狭窄的公共空间里发生的事,由此表达了相互关联着的生命体系,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环境,这些影像也激发出一种责任、一种良心、一种思索抑或一种激情。

(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一般是反映生活中涌现的真实人物,真实事件和真实社会背景,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再现生活的方式。《圆明园》中大量的“情景再现”的片段将再现方式拓展到了另一个新的层面,通过“情景再现”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及圆明园的设计、建造过程,使得历史鲜活了起来,将现实和历史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中,除去运用再现的手段展现生活的真实之外,还可以运用表现的方式,增强作品的诗意,创造独特的意蕴,蕴含深厚的情感,更是写意性电视专题片不可或缺的艺术手段。表现就是调动电视的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集中表现某种意念、情绪、感情或思想。

通过这种表现,揭示生活中最有诗意的,最富有内容的深刻情感内涵。这种表现得思维方式,是对传统的再现生活,也就是纪录生活的一个重要突破。电视专题片《巾帼风流》,序幕部分中那女人、石磨、红光、黑底所构成的、以暗调为基础的独特屏幕造型,象征着中国妇女千百年的生活重负和人生命运;白桦树、红纱巾、阳光、黄底所构成的,以亮调为基础的独特屏幕造型,象征着当代中国女性命运和历史的变迁,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这种象征性所创造的诗的意境,立即将观众带入了艺术的审美境界。

(三)细节的重点展现

电视专题片的创作一般是重细节轻情节。创作者将摄像机的眼睛对向的是生活的细节,无数细节的散点集合在一起,完成创作者的整体构思。细节是那些在电视屏幕上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富有生命力的细节所组成的。电视专题片的创作,应该调动电视的一切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富有生命力的细节,竭力渲染意念情绪,追索生活底蕴,以深沉含蓄的生活细节,震撼和净化观众的灵魂。《幼儿园》的拍摄对象是中国在武汉在一所寄宿制幼儿园,编导张以庆纪录了一个小班、一个中班和一个大班在14个月里的生活。

片子中所关注的细节都是很自然的一些事情,比如两个小朋友没有任何预兆的打架,比如那个小胖孩穿了半天衣服也没穿上气得把衣服都脱了重穿,“老师,泼了”泼了自己一身汤的小女孩很细声的喊着老师……整个片子用冷静的旁观镜头记录了这些孩子们幼儿园生活的真实生活,看似琐碎的细节有效的刻画了孩子们的心里状态,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给了我们最真实的情感撞击,原来孩子们的世界也是这么丰富。也正是这些细节体现了编导:“一个单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长中的生活碎片,总会承载点什么,那便是当我们弯下腰审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审视了自己和这个世界”(张以庆)的创作理念。

【文艺专题片制作技巧】

1、追求现实生活中的真实

我国电视文艺专题片创作的主旨是新闻性以及艺术学地追求现实生活中真实,并及时地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或者话题进行创作。例如:《巾帼风流》,这部电视文艺专题片以记者对人物进行采访作为主要线索,讲述了长春电信局的工作者,获得了“五一劳动奖章”的相关故事。

这部专题片的特色就是将原本零碎的画面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整体。所以,这部专题片的结构形态颇为复杂,一方面是记者对人物的采访,而另一方面则是对相关人物以及事迹的描写。为了可以使得观众不被其复杂的结构形态迷惑,作家采取了意识流的手段,省略了许多不相关或者复杂的生活情节,由此来突出作家真正所要表达的情节,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审美感受。

2、具备丰富的艺术审美价值

荧屏是我国电视文艺专题片的主要表现途径,观看电视文艺专题片的主体是人民大众,所以电视文艺专题片要进行必要的艺术处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提供给大众的是一部真实独特的艺术感悟,而不是平淡无味的信息纪实。例如:《巾帼风流》这部电视文艺专题片,它与一般的专题片不同,它运用了大量的画面甚至与符号之美去精心地勾勒作品,而不是将相关优秀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平淡无奇的白描,进而创作出一个奇特的艺术境界。

这种不走寻常路的方法既可以拓展观众的想象思维空间,还可以不受限制地对人物进行全面的描写,加强创作者对其创作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的对优秀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讴歌与赞美,帮助观众在这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境界中理解专题片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以及意义。

3、采取各种各样的艺术方法

电视文艺专题片是一个“活”的艺术,也可以与不同艺术表现方式相结合在一起。最常见的就是舞蹈、歌曲等等,这些不同艺术表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电视文艺专题片的艺术性以及活泼性,进而使得电视文艺专题片成为一种有超强代表性的文艺作品。例如:《巾帼风流》电视文艺专题片,在拍摄过程中,利用了音响、造型等方面艺术,在刻画女人时,着重运用暗色调,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中国妇女所承受的生活以及命运的折磨的痛苦形象,在刻画红纱巾时,却运用亮色系,表现出我国现代女性的风采。这两种形象进行对比,直接鲜明的显示出女性形象的历史变迁,更耐人寻味。

4、注重情理交融

我国许多的电视文艺专题片情节叙述都比较抽象,这样不仅观众难以理解,其自身形象也是缺乏真实性以及可感性。这便要求作者着叙述故事描写历史的过程中,把自身的情感也融入进去,将复杂抽象的事物融进自身的感情。例如:《共和国之光》这部电视文艺专题片,它只是歌颂赞美人民教师的专题片,所以就要借助作者将慷慨激昂、浓郁顿挫的情感宣泄出来,以致于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纪实性专题片制作技巧】

1、电视画面语言是电视创作的重要手法

对于纪实性电视专题片来说,画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而画面的信息量的有无和大小,又决定画面的质量。那么如何提高片子的纪实感和画面的信息量呢?

第一要注意“从属信息”的选取。这就是在“主体信息”确定之后,要认真观察“从属信息”所提供的背景、环境、气氛、人物的仪表、服饰等信息量的大小。例如在室内拿话筒报道就不如在室外报道信息量大,而在室外一般的场地上报道就不如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报道信息量大。

第二要尽可能地将人物或事件放在动态里去表现,这种连贯性的纪实镜头是扩大画面信息的一个好办法。1999年,我在拍摄专题片《打假行为喜忧参半》中纪录下这样一个镜头:检查组急匆匆直奔假盐生产地,敲开大门后,立刻呈现出小山似的盐堆,旁边四五个妇女机械地往袋里装盐,我问其中一位妇女知道是假盐不,她说知道,但眼睛一眨不眨仍忙着手里的活儿,我又问她知道假盐的危害不,她不慌不忙地告诉我,这批盐不卖给当地……在节目制作时,我原封不动地把这个1分零2秒的长镜头编辑到专题片中,不但说明假冒伪劣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我们自己还麻醉于其中,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三要捕捉生动的画面来传递信息。

就是说记者拍到的画面,并不一定都能够成功地传递信息。传递信息的画面,应该是生动的形象、生动的场面、生动的情节或细节。第四还可以在剪辑中加大画面的信息量。如果拍回来的画面是有信息的,而在后期制作中又将其剪掉,那是很可惜的。这就需要编辑记者有敏锐的头脑,在编辑过程中,除了要将信息画面尽可能地保留,将信息少的画面巧妙地换掉外,还可以将无信息画面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的信息。

2 、电视专题片需要同期声,这是纪实性电视专题片创作风格的基本走向,也是电视观众审美的需求

现代电视纪实性专题片的特点主要是依靠事件的当事人向观众叙述,实况纪录的画面和同期声使观众有一种认同感和信任感,使观众觉得你让他看的东西是真实的,不是虚构的,同时也给观众提供一个思考、判断的思维空间。

同期声包括画面上出现的和未出现的人物语言、动作声响和环境音响等。纪实性专题片要特别注重现场同期声的艺术效果――同期声所造成的氛围和情绪能把观众带入电视片所表现的环境之中。在《观音山上好风景中》,那由远及近、由小到大的“唰、唰、唰”的清扫声打破了黎明,打破了寂静,清洁工辛勤劳作的形象展现在观众面前。而专题片《母亲的心愿》更具代表性,我纪录下母亲在天安门广场瞻仰升国旗的全过程。激昂奋进的国歌衬托出作为中国劳动妇女缩影的母亲为实现幸福生活而不辞劳苦奋斗的一生,响亮、坚决、震撼人心的国歌同期声,令人奋进,使每一名观众都仿佛置身其中。

3、点睛之笔――解说词

纪实性专题的创作需要拍摄事件完整的过程,需要大量的同期声,这些在拍摄时都可以捕捉到,但是一些细微之处所隐含的意义和片子的背景信息是画面语言无法表达出来的,观众也看不到,这些只有通过解说词来表达,这种特性决定画外音解说词不可缺少,它要和画面语言互为补充融为一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在专题片《母亲的心愿》中,我以这样的背景信息开场:“每天天不亮母亲要起来给一家五口人做早饭,接着喂猪喂鸡,经常是顾不上吃饭,生产队里大喇叭催着上班的声音便响起来……母亲是家里唯一在生产队里的劳动力,她努力多挣工分以抵消每年生产队分给我家的供给。

八十年代初,我家分了七、八亩地,母亲就更加忙碌了……”以此表现母亲是最普通的农家妇女的代表;而为了表现母亲爱党爱国的情怀,我写道:“小时候,母亲给我讲得最多的就是国旗和毛主席。母亲告诉我,国旗上有五颗五角星,一个大的,四个小的,小星围绕在大星的周围就是说中国人民大团结;红色的国旗代表革命。母亲还告诉我,是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闹革命取得了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这些画外音的介绍,使母亲的形象进一步丰满。而为了升华主题,我在结尾加了这样一句解说词:“母亲的歌声是美丽的,母亲的心愿是美丽的,而使母亲实现愿望的今天的生活更是美好的。”这样的解说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更多>同类开店资讯
网站排行
推荐网站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