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西部经济新“引擎”

自主创新:西部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四川等西部省区将自主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明确提出,要以推动自主创新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技发展思路的调整和转变。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担当“主角”,市场规律运作,培育出一大批自主创新的重大科技成果并成功转化。随着这些新产业、新产品所带来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中国西部正在摆脱靠投资拉动的单一增长模式,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自主创新
  西部科技工作的“主题词”
  长期以来,由于“三线建设”等历史原因,西部的陕西、四川、重庆等省(市)都是中国科技资源“存量”的富集之地;同时,由于体制落后、机制不活、人才“孔雀东南飞”,西部又是科技创新“增量”的贫瘠之地。一方面大量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产研脱节“自娱自乐”;一方面大量企业缺技术、缺产品,无米下锅。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60%至80%,而中国远远低于这一比例,西部则更低。例如,四川作为我国科技资源大省,这一比例仅为38%左右。
  推动自主创新,必须更新思路。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明确提出,要以推动自主创新为核心,努力实现科技发展思路的调整和转变——发展战略基点上,要从跟踪模仿为主向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目标上?熏要由被动适应发展转向主动引领未来;发展重点上,要把主要力量放在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上,放在先进应用型技术的研发和转化上。
  近期,云南、四川两省相继召开了全省科技大会。云南省科技大会旨在“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提升云南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和区域竞争能力的提升”;四川省科技大会明确提出未来15年全省科技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自主创新,走创新型发展道路”。两个大会不约而同地将“自主创新”作为本省科技工作最核心、最响亮的“主题词”
,折射出西部政府深刻的思想观念之变:“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
  走访西部各地,记者深刻感受到,全社会科技意识普遍增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在各地蔚然成风,依靠科技促进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
  政府搭舞台
  企业演主角
  推动西部自主创新,需要一整套的科技创新体制。西部各省积极稳妥地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三者形成整体的合力。
  四川省政府明确提出,要用一套好的机制整合科技资源及科研力量,完善科研院所内部管理机制,创新科技投入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和科研院所发展的活力;要营造良好的政务、政策、法治和社会环境,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为鼓励自主创新,四川还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据统计,2004年全省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9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地方研发投入11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
  近几年来,陕西省为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设立了省科学技术奖,奖励在本省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其中陕西省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金额达100万元。贵州省曾专门出台法规,保护专利,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法规对维护科技创新的专利权人利益、鼓励发明创造等有详细规定,如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采用财政支持、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用于资助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将其科技创新成果申请专利。
  在政府创造的良好环境里,一批拥有雄厚科技实力的企业走上前台,成为自主创新的主角。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是西部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对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等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攀钢副总经理周家琮认为,面对全球化竞争环境,企业必须重视自主研发,努力掌握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将自主研发作为自己的长期战略。攀钢可以通过自主
研发,成为一些产业领域的“规则制定者”,从而提高国际竞争者的进入成本;自主研发还可以帮助企业长期巩固领导地位,保证市场竞争优势,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劳动力和资本要素间的竞争趋同,自主技术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克敌制胜的“撒手锏”。
  一批关键性高新技术
  推动四川传统产业升级
  随着自主创新被提升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西部也正在跻身创造者的行列。特别是一些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取得长足发展,一些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些高科技含量产品占据了国际市场,在某些领域甚至成为国际市场的主导者和“领头羊”。
  在四川,一批关键性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推动了传统产业升级。以绵阳科技城、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为重点的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辐射带动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据统计,2004年全省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180家,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950亿元,创利税160亿元。四川为自己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国家重要的创新型区域、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中”字号企业都是“国宝级”企业,承担着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任务。近年来,二重冶金成台套设备研发方面形成多项接近世界水平的专有技术,在大型电站铸锻件研发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方电气下属的东方汽轮机集团按“强强联合、以我为主”的方针,与跨国公司合作一举中标10台重型燃汽轮机研制,国产化比率高达46.5%,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基础性领域的新突破……越来越多的西部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已经在国内外市场上成为西方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国西部正在摆脱靠投资拉动的单一
增长模式,找到经济社会增长的新“引擎”。
  产品风靡世界,但为何几火车的服装也抵不上别人一提包“芯片”?土地、能源、水和劳动力全面告急,但为何许多企业消耗了资源不见利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从我国快速而繁荣的经济中看到忧患:自主创新匮乏,在全球一体化中受制,给国内并不宽裕的资源环境雪上加霜。走自主创新之路,锻造中国经济之“芯”,眼下正成为国人的共同呼声。
  自主创新
  问鼎世界市场的发言权
  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在加盟世界市场竞争中,多数企业以当“配角”入门。“配角”的确是后起之秀的理智选择,然而发言权永远在“主角”手上。没有发言权的结果是:市场蛋糕最甜的部分与你无缘,市场风险随时光顾而你无力说“不”。
  作为较早接触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东部地区,经历了做“配角”的痛苦嬗变,正通过自主创新,争当“主角”。
  今年3月,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0升、12升大功率欧Ⅲ发动机在山东潍柴公司完成样机试制,从而标志着我国内燃机制造开始进入自主创新的“中国动力”时代。4月12日,潍柴决定投资1亿元加快欧Ⅲ发动机研发速度。同一天,潍柴公司设在奥地利的“ADL研发中心”正式更名为“潍柴欧洲研发中心”,潍柴成为唯一在国外拥有自主品牌研发中心的中国内燃机企业。
  自主创新
  走出世界产业价值链的低端
  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给中国企业造成的最尴尬的局面是:长期处在世界产业价值链条低端。低端意味着单位产品盈利能力的低下。单位产品盈利有限,企业只能靠无限扩大产能维持,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饱和。
  处在价值链条低端的经济事实上是一种消耗本国资源元气却又长期为生死挣扎的弱势经济。走自主创新之路,走出价值链的低端地位,才能充分激发我国经济潜在的力量。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仅仅用了24个月,就完成了一套年产60万吨“PTA”装置的设计和建设,并顺利实现投
产。这个项目,使得绍兴纺织业,一步进入产业链的上游。不仅“华联三鑫”一年内实现百亿元规模,而且为整个绍兴的纺企节约了1.8亿元的成本。天圣纺织集团去年主动将出口从7000万美元降到4500万美元。同时,添置价值960万元新设备用于产品的升级和研发,使得一批新产品进军欧美高端市场。
  自主创新
  政府有为的新舞台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如何在经济发展上更加有为,成为各地一件苦恼的事。政府对微观经济过多介入往往会引起企业的不满。但是,创新行为,往往凭单个企业无法实现,政府作为不仅受到企业的欢迎也给政府提供了推动经济发展的新抓手。
  今年以来,在浙江省流传着一个新名词:“腾笼换鸟”,腾出空间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好“鸟”,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浙江省科技厅随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实行新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科技经费支出结构,进一步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导向作用。为了鼓励自主创新,宁波市政府每年将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整合现有各类科技奖项,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科技创新项目和个人。以全国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出名的浙江省义乌市,对企业自主创新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今年4月,浙江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同搭台,推动省内百家企业与百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百个技术合作项目、区域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对接与合作。实践证明,自主创新之路,是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希望之路。